金融科技系智慧金融系列讲座第四十五期

发布者:金融科技系发布时间:2022-05-24浏览次数:27


20223月是新学期的开始,金融科技系智慧金融系列讲座也开始了其四十五期的讲座。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周威烈王篇中写道:“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,礼莫大于分,分莫大于名。何谓礼?纪纲是也;何谓分?君臣是也;何谓名?公、侯、卿、大夫是也。”后又写道:“夫以四海之广,兆民之众,受制于一人,虽有绝伦之力,高世之智,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,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!是故天子统三公,三公率诸侯,诸侯制卿大夫,卿大夫制士庶人。贵以临贱,贱以承贵。上之使下,犹心腹之运手足,根本之制支叶;下之事上,犹手足之卫心腹。支叶之庇本根。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。故曰:‘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’”。司马光所处的时代和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结构,但是从其根本上来看,莫不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反映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,社会的形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,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,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形态。而从小来看,这莫不是金融科技系的写照,金融科技系自组建以来,由老、中、青教师担任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岗位,分工明确,经历风风雨雨,莫不是以“礼”为根本。

本次讲座由系部翁跃明老师带来题为《“数字化金融已来”解读“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-2025”》,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,也可能改变一个人对于学科的认识。那么翁老师是如何解读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呢?

本次翁老师带来的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,分别是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解读、数字化转型的理念、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以及金融科技的今后方向。翁老师首先介绍了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-2025》的内容,在“十三五”和“十四五”期间金融科技的发展之路是不完全相同的,而从构建主要任务来看,可以看到的是,不同维度的发展变化和方向是多元的,所以,如果从金融科技的本质来看,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金融科技进行重定义,而翁老师这里所列举的金融科技系列包括:软件和硬件、监管和人才培养、应用和理论发展等相关维度。随后,翁老师还提出了《规划》所应对的八大方面和任务,而这八大方面和任务主要的关键词是数字和数据,从数字和数据发展而生的是多项能力和多个中心的建设。在发展过程中,既有能力的提升、中心的建设也包括人才的培养。而从词频的角度来看,整个《规划》的政策中多次提到了“金融”、“科技”以及“数据”。翁老师随后从数字经济、数据基础设施、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角度进行了论述。从数据的角度看金融,可以发现金融和商业的业态从期初的相互独立、支付出现“跨界”效应、“标准码”规范支付的三个阶段;从数据视角看转型可以看到,转型从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;以数据视角看算法,可以看到算法从原先依赖专家经验、经验与数据驱动直至发展到大数据驱动。如果从生产要素、生产力、生产关系视角来看模型和数据,翁老师认为,两种生产方式呈现出叠加原理。

在讲座的第二部分,翁老师介绍了数字化转型的理念。他认为,数字化即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、数据,再以这些数字、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,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,引入计算机内部,进行统一处理,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。而金融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,保证金融安全得到保障。在此基础之上,翁老师列举了大量的数据论述数字化转型的理念。

第三部分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。翁老师着重指出,需要打破数据孤岛,做好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,这也是数字化客户洞察的基础,服务资产与负债的两端。还需要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,有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——数字化自主风控能力建设健全自动化风险控制机制。随后,翁老师又举了大量的案例,这些案例包括数字化解决方案、营销能力、监管等相关议题。

在讲座的最后,翁老师着重提到了金融科技系的未来,这也是一位老教师对于系部发展的思考和建议。

翁老师的讲座已经有过多次,从其讲座的形态来看,更多的是使用经济金融类的背景视角阐述问题的,这表现在其精美的课件制作,课件内容主次明确,这种课件制作技术,是可以用于小班授课,也可以用于大班授课的。从其本身的科研背景来看,这是一位老教师对于系部未来和学科的思考。翁老师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组织如此详实的讲座,实属不易,而且其活到老学到老的治学态度也是年轻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。希望通过讲座的形式不断提升系部的活力,使年轻老师学术水平不断精进,学生培养不断提升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。


(供稿:曹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