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,正月,上行幸甘泉,郊泰畤。视毕,因留射猎。薛广德上书曰:‘窃见关东困极,人民流离。陛下日撞亡秦之钟,听郑、卫之乐,臣诚悼之。今士卒暴露,从官劳倦,愿陛下亟反宫,思与百姓同忧乐,天下幸甚!’上即日还。”
“雨雪、陨霜,杀桑。秋,上酎祭宗庙,出便门,欲御楼船。薛广德当乘舆车,免冠顿首曰:‘宜从桥。’诏曰:‘大夫冠。’广德曰:‘陛下不听臣,臣自刎,以血污车轮,陛下不得入庙矣!’上不说。先驱光禄大夫张猛进曰:‘臣闻主圣臣直。乘船危,就桥安,圣主不乘危。御史大夫言可听。’上曰:‘晓人不当如是邪!’乃从桥。”
“九月,陨霜杀稼,天下大饥。丞相于定国,大司马、车骑将军史高,御史大夫薛广德,俱以灾异乞骸骨。赐安车、驷马、黄金六十斤,罢。太子太傅韦玄成为御史大夫。广德归,县其安车,以传示子孙为荣。”
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,往往会出现曲折的现象,更有所谓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”,臣子直谏,君王接纳的情景。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莫不如此,疫情虽然已经结束将近有一年了,但是三年的线上教学,缺少了课堂传授和同伴的影响,很难说教学的质量是否还能够进行控制,这可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关注的问题。
2023年5月5日,杨廷干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《关于“大数据管理与应用”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》的讲座。杨教授首先引入话题,在同一话语体系下寻求共识:科学、学科和专业三个概念的辨析。接着他提到了大数据的特点,他认为大数据的特点集数据量大、数据类型多、处理速度快,大数据对科学研究和人类思维方式都会产生影响。大数据“管理与应用”的主要内容部分,杨教授提到数据是加工处理的对象;平台是加工数据的载体和工具,算法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具体方法。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,杨教授也提到了Hadoop平台和集群网络拓扑等相关的实际操作平台。对于学生就业前景的定位,杨教授提到了职业岗位体系,为了达到职业岗位体系,需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。
在讲座的第二部分,杨教授借用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《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标准及课程体系建设》,该部分主要内容分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标准制定,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探索与实践。杨教授介绍了专业标准编制原则,大数据专业的培养目标,专业课程,培养人才的目标等相关的方面。杨教授还对专业的顶层设计、培养特色、实践以及最终成果进行了相关的介绍。
杨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讲座非常详实,有一些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,所需要资源和顶层设计是非常复杂的,需要多个部分进行协同配合才能实现,课程体系的质量要求和管控手段可能是需要进行调整的。期待杨教授能够将专业建设的模式推进下去,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,具有人文情怀的,能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有用的人才。
(供稿:曹焕)